【為什麼養男孩的媽媽要哭?】
昨天的演講場開場前,我隨興做了個田野調查,發現100多位前來聽講的媽咪除卻2位之外,竟都是生養「兒子」的媽咪。
在講演當中,我秀出咱家小子們老愛玩車車、畫車車、排車車、組裝車車的照片。
我讓他們知道,咱家三小子最喜歡玩的遊戲也正是媽媽們最無法理解、打從心裡討厭排斥的「打架遊戲」。
講著講著,我會一不小心把聽眾當成訴苦的對象,哀怨無奈的畫面不斷從腦海翻跳出來:
曾經,那最多只能坐上二十分鐘的小子們老把餐廳當playgroud,而不斷遭人狠翻白眼;
曾經,在等待的隊伍中蹦來又跳去, 小子們一不小心踩到尖刻老婦人的雙腳而被破口大罵「沒教養」;
曾經,因迷戀「破銅爛鐵」的創意即興打擊樂,小子們心血一來潮,就搬出大鍋小鍋狂敲狠打,遭鄰居怒按門鈴。
曾經,因為年幼的小子們腦子總是管不住好動的手腳,每每我翻開聯絡本時都得強力地心理建設,必先惜惜自己:
萬一看到被老師多蓋一張「哭哭臉」的話,沒關係喔,這不是世界末日喔;
如果只被老師寫下兩三行的紅字就是有在進步喔,總比「半頁」的紅字清爽宜人喔…
在場的媽咪聽得點頭如搗蒜。
我說,男孩們玩積木可不是為了把積木堆高、堆好,而是為了…
話還沒落定,好幾個媽媽不約而同就答腔:「是為了『K』積木!」。
我說,小男生聚在一起一定要玩…
媽媽們又順暢接龍:「玩『打架』遊戲!」
我說,男孩的書包總是…
「像『垃圾堆』!」
我說,男孩考試起來總是…
「粗心大意!」
……
在我拋出的一個個驚悚畫面的小小空檔,我都會聽到各式各樣熱鬧的大小爆點。
像在玩接龍遊戲,總有不少媽咪心有靈犀的爆出相同答案。
然後,有人噗哧一笑,有人哈哈大笑,有人「但是又何奈」地笑,有人恍然大悟地笑,當各種笑聲在短暫的幾秒鐘交織成一片時,有股奇異暖流在會場中快速飛竄,一處暈染一處。
瞬間,媽媽們同時解脫,同時獲得救贖。
不過,在台上台下紛紛投進「自我解嘲」大快人心之時,有幾處笑聲的背後卻暗潮洶湧,那笑聲盡處的酸楚逼得媽咪們顧不得形象,笑瞇的眼,竟開始泛紅。
笑,聽講者令人發噱的教養兒子經,真的好好笑,跟著大家傻傻地笑,笑啊笑,終究無法壓抑面對棘手男孩時的無助、焦慮與徬徨。
於是,講座上,有易感的媽咪泛淚。
在簽書時,有媽咪衝向我,才開口一句「兒子好難帶…」就泣不成聲。
座談結束,有焦慮過度的媽咪緊挨著我頻頻發問,邊問邊掉淚。
我這才發覺,養男孩的媽咪啊,要學著跳脫女性的思維去了解截然不同的男孩是真的不容易啊!
要從崇尚和諧、平靜與平衡之美好狀態,跳進躁動、競爭、鬥狠的雄性猛烈,是多麼的舉步維艱?
要找到正確的方法來馴服如同小野獸般的男孩,實在是一條重新學習的漫漫長路啊!
而我才發覺,在站上台分享「教養男孩媽媽經」之時,我的第一步,還真不是先去講述那長篇大論的教養法則。
昨天主辦單位「主婦聯盟」在會後給我了一長串留言:
「我一直覺得媽媽總是到處聽教養講座卻忘了回頭照顧自己,
看到今天最後那幾位哭紅了眼的朋友真的很心疼~
如果寒暑假回高雄,可以再幫我們講一場"抱抱男孩媽媽"?
讓男孩媽媽們在你的引領之下,回頭好好照顧自己,傾聽自己的內心,好好愛自己吧!」
是啊,「抱抱男孩媽媽」!
延伸參考【教出好男孩一點都不難】